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打通产业扶贫“滴灌”管道

    信息发布者:叛逆八零后
    2019-09-27 21:57:47   原创
    省长一锤定音,甘肃南向战略合作再下一城!大贺先生 大贺频道 前天
    9月23日,甘肃省长唐仁健,重庆市长唐良智分别代表两省市政府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省市合作进一步深化。省长一锤定音,甘肃南向战略合作再下一城,此次战略协议的签署,即使两省市良好合作的开端,也是甘肃积极扩大朋友圈,融入南向通道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向南,甘肃的必然选择
    甘肃该向何处去?这一直是甘肃在思考的命题,向东?向西?当年某个已落马的领导甚至没文化的说了句:甘肃要东张西望。此话一出,更是贻笑大方。人人都知道甘肃要变,要彻底地变,毫无保留地变。因为变则通,通则强。因此,在兰渝铁路开通之后,甘肃选择向南走就是最务实的选择。

    甘肃近些年的失落,除了资源禀赋、区位的限制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由于缺少像东南沿海地区那样和全球市场的交流,加上历史上的辉煌是非市场因素和国企驱动的,导致市场经济机制不够成熟,观念依旧不够开放,缺少大胆试错的勇气,因此,选择向南,可以让甘肃与自身产业互补的东南地区快速融合为一体。

    在多份地方政府文件中,对南向通道定义的描述中都有这样一段话:“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简称南向通道)是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中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通过区域联动、国际合作共同打造的,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这是源于2017年8月31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省区市在重庆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内容。
    根据协议,两省市将加强区域合作,致力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大西部地区开放力度,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两省市将在6个方面深化战略合作:
    一是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二是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深化能源领域合作。
    三是共同推动重点产业协作共兴,进一步加强农业、制造业、商贸物流金融、文旅健康等方面的合作。
    四是共同推进对外开放合作,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构建对外开放通道;加强合作对接,优化对外开放平台。
    五是共同推动市场有机融合,共建健康金融市场,共享就业市场服务平台,共构市场秩序和信用体系。
    六是共同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教育合作,深化医疗卫生合作,扩大人才交流合作。双方还将加强高层会晤,完善合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就有关重大合作问题开展研究、交流,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工作任务落实。

    而与重庆的战略合作协议也是甘肃与广西签订合作行动计划后的第二项与南向通道身份签署的重要合作协议。甘肃和广西日前签署了《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行动计划(2019-2022年)》,计划的第一项,便是陇桂铁海联运大通道合作。地处内陆的甘肃,恰恰缺少和海洋文明的经济联系;广西虽然沿海,但和西部内陆省份缺少经济层面的交流,重庆是南向通道的枢纽,甘肃和重庆、广西将首要的合作项目聚焦于此,是大家一起共同建设南向通道的决心,更是各方加强合作的标志。



    近两年,新来的甘肃领导班子根据中央给甘肃的定位,在更大的格局上提出了甘肃的发展新理念,从全新的方位,全新的维度,重新给甘肃发展指示了方向。其中,“向南”就是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加快推进甘肃经济与长江经济带的深度融合,借助新通道,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借力发展生态产业。
    至此,甘肃似乎终于想明白了,但是,这是痛定思痛之后的幡然醒悟啊,这是多少人漫长的内心煎熬之后的痛彻。只是,这醒悟来得未免太晚了,代价实在太大了。但是,不管怎样,好歹总算想明白了,总比继续糊涂要好。
    但是,面对现实依旧酷,毫无疑问,甘肃还是很落后,脱贫攻坚的任务依旧严峻。怎么办,甘肃怎么办?甘肃光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行吗?事实证明,几十年了,甘肃想凭自己那点体量,干出一番事业来,这条路已经是被证明走不通了。甘肃,还是要面对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积极地与发达地区融合,尤其是与成渝、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合作。
    二、为什么是重庆?

    重庆作为南向通道的运营中心,既是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政治背景,也是各地区希望分享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政策红利。各地希望南向通道成为国家战略后,可以像中欧班列一样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如铁路的铺图运行优惠运价,口岸通关的便捷通道,节点建设的扶持资金等等。作为主管的国家部委,也便于协调资源和统筹指挥。

    运营中心是指对通道建设和运营过程的策划、统筹、实施、控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管理指挥中心。行政管理性质的运营中心,不一定是物流枢纽转运中心,运营中心可以是实体性的大物流大中转的操作中心,也可以只是行政性的运营指挥调度中心。显然,重庆的政府和企业不会甘心在南向通道中只是扮演一个行政职能的运营中心。

    东盟是重庆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重庆最大的出口市场,到2020年重庆与东盟的贸易额将达到500亿美元。近年来,重庆与东盟的贸易额占重庆对外贸易额的比例由15%上升到近20%,重庆和东盟进出口贸易基本保持平衡。重庆与东盟物流品类互补性相对较强,通道货物双向流通具备一定的基础。重庆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等与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互补性较强。重庆出口东盟的商品主要有便携式电脑、摩托车、数据处理设备、通机、化工原料、建材、箱包等;从东盟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集成电路、电脑配件、农业原材料、橡胶等。重庆也从东盟进口海鲜、大米、热带水果等农副产品。电子产品、摩托车、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农副产品作为重庆和东盟之间贸易的主要品类,为实现重庆与东盟间货物双向流动提供了重要的货源保障。

    重庆所产生的本地货源是南向通道的合作伙伴们不会放弃的,但是作为南向通道的物流枢纽,仅依靠本地货源支撑,不会成为真正的物流枢纽。重庆建设南向通道在一定意义上是缓解长江水道的压力,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目标上,南向通道对于重庆,不过是多了一条出海通道而已。南向通道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要通过打造物流枢纽,引领新的经济增长。实现这种引领,就要重新认识重庆物流产业在国际物流通道大变迁时期的定位。

    重庆市在中国西部乃至“一带一路”上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近些年经济发展成绩耀眼,特别是出口加工贸易给重庆带来高速增长的十年。巨大的出口加工贸易增长的需求,促生了“渝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项目,开创了中欧班列的时代,引领了“一带一路”新型国际物流通道的发展方向。重庆的货源结构是以本地加工贸易为主,重实体、重制造是重庆一直以来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大型商贸或物流企业,大多把西南分拨中心设在成都而不是重庆。因此,面对枢纽的重庆,甘肃选择与重庆合作是最务实的选择。


    三、兰州能否成为南向通道北端枢纽

    在南向通道的早期规划中,就把兰州纳入了南向通道的主轴之中,省会兰州作为南向通道与新亚欧大陆桥通道的连接点,是南向通道最具战略扩张意义的节点。兰州地处著名的胡焕庸线的分界处,资源性经济特征明显,外向型经济不活跃,通过加入南向通道,一来是找到最近的出海通道,二来是利用兰渝铁路建成的契机,带动当地发展,三是可以将陇海铁路的物流通道业务与南向通道结合,形成转运服务和枢纽能力。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开通,甘肃等西部地区与北部湾港的距离比原来缩短了700多公里,为甘肃等地区参与南向通道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兰渝铁路开通,南向通道向北有效延伸,实现西南与西北、东南亚与中西亚、“一带”与“一路”的三大联通,中欧班列可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主要物流节点,直通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区。西北的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特色农产品南下东进,西南的汽车整车和零配件、水海产品、热带水果等北上西出,南向通道成为有机衔接“一带”与“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甘肃在南向通道建设中,最具挑战的任务有三个方面。

    第一,货源基础不足。兰州近些年开通了中欧班列和南亚班列,高附加值的货源主要来自中国东部地区,本地货源非常有限。甘肃当地货源以矿产、农副产品为主,农副产品中以苹果、药材、马铃薯等为主力货源。当地输入货源多以生活资料为主。

    第二,既有物流园区少、散、弱,亟待形成合力。甘肃地域狭长,省内建成的三个陆港(兰州、天水、武威)各自分散,兰州陆港地处兰州西固区,临兰州铁路枢纽,是南向通道运营基地。武威陆港是在一片荒漠上,无中生有的奇迹,开通的“西大门”的口岸贸易,带动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交易。其他地区的物流园区尚不成规模。甘肃需要有效整合省内资源,拉起一张省内的大网,以大枢纽带动次节点的思路,尽快建立起区域协同,以解决单点货源短缺的问题,让甘肃地区共同分享南向通道的成果。

    第三,提升南向通道运营主体队伍能力。甘肃为建设南向通道,以兰州国际陆港投资公司和省物产集团为股东,刚刚共同组建了甘肃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南向通道和中欧班列的省级运营平台,这是甘肃建设南向通道的具体行动。南向通道建设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矛盾,内陆地区尤其突出。加大人才双向流动是解决此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案,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外贸物流业务的水平,一方面以短训、挂职、交换等方式,派遣本地干部于南向通道物流成熟地区进行培养。
    四、南向通道,甘肃发力正当时
    当下,甘肃解放思想依旧是最大的问题,甘肃是高速通了、高铁通了、机场通了、但是甘肃干部的思路还没有开,思想还没有解放。省长喊出了“店小二”,希望更多的甘肃领导们也能有店小二的心态,积极地走出去,尤其的兰州和陇南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奋勇争先,兰州是枢纽,是省会,要承担起大哥的责任,陇南是桥头堡,更要承担起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的关键作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甘肃要在政策对接、产业链、服务、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营、互联互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对接长江经济带,对接粤港澳,特别是产业发展这一块。一定要全方位、深度融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把甘肃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发达地区的市场和研发优势结合起来,不断增长自己的产业链,乘上陆海联运这艘大船,冲出西北,走向东南。

    总之,甘肃一定要把与重庆合作,借助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和市场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壮大甘肃的经济体量。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走出目前发展的阴霾,打赢脱贫攻坚战,重新构建起甘肃新的发展蓝图。同时,在此基础上,甘肃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同周边其他兄弟省份的联合,发挥各自后发优势,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利用陆海联运新通道,全面对接东南亚,将甘肃的产品和资源推向世界。因此,眼下,甘肃发展的新战略需要坚定不移的向南,向南,再向南!

    最后,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那句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做一个总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对甘肃未来的期待!甘肃的新机遇正在到来,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取决于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擦擦汗,接着干,因为甘肃美好的明天取决于我们今天做了什么。在磨砺中前行,在探索中破局,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愿所有甘肃建设者共勉!
    | 大贺频道精选 |

    ——甘肃——
    甘肃该向何处去?     兰州终于醒了     
    天水,落后了!    甘肃,熊猫去哪了?  
    甘肃省长之问,叫醒了谁?
    兰州新区,翻身了    庆阳的“至艰时刻”
    全面对标西成渝,兰州需要更大的野心!
    兰州VS成都——如何优雅的抢夺年轻人?

    从广东到甘肃,我们不是落后,是梦想不够!

    被贵州超越,甘肃到底差在哪?
    兰州——如何热爱这座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商务合作 | 请联系大贺个人微信:Hecao-Andy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版权归作者所有;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确认后第一时间沟通。感谢
    阅读 7393 在看47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